文|方寸控股園區運營
產業園區招商運營是一項科學而系統的工程,難度大、涉及面廣、時間跨度大、短時效果不明顯。然而產業園區給企業提供的不僅僅只是一個研發、中試、生產或辦公的空間載體,還包括政策、產業、人才、資本、配套、服務等一攬子要素。
為了更好地理解園區運營中企業需求,方寸控股結合多年全國產業園區運營經驗,下面總結了產業園招商緊跟企業需求“七個有”,供產業園招商從業者參考。
山西園區招商運營-湖南園區招商運營-方寸控股園區招商運營-產業園區招商
01有政策
做企業,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支持,政策是企業發展的風向標和定心丸。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行政區,不同的產業,政策都不盡相同。并且,政策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在不同的時期,政策也會發生變化。
在山西,有《山西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條例》、《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山西省“十四五”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的通知》《關于印發晉創谷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等產業區域政策,同時,山西省工信廳、各園區管委會等部門,還會不斷出臺很多有針對性的政策。
政策沒有優劣之分,只有適合或不適合之分。并且針對優質的企業,很多區域都可以做到“一企一策”,讓政策更加有的放矢,起到引導和支持作用。
02有產業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產業亦是如此,喜歡扎堆發展。例如北京,國際化企業喜歡選址CBD,金融類企業看重金融街,科技型企業扎堆中關村和亦莊,文創企業青睞定福莊。
除了區域大產業鏈之外,每一個產業園,都是一個產業集群,并且產業劃分越來越細。
當然,每個園區的產業定位都不是拍腦瓜而來,而是綜合考量區域產業基礎、區域政策、產業人才等因素而定,并持之以恒的精耕、深耕。也有一些無任何產業基礎的園區,引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集群發展。哪里有龍頭企業,哪里就會形成產業集群。
有產業鏈的區域和園區,就宛若企業的“家”。真正能為企業提供“家”的園區,必定會讓企業愿意來,并愿意以此為家持久發展。
03有人才
企業的生產力,核心在于人才。因此,企業選址都會盡可能靠近人力密集區;當企業需要招聘人才的時候,可以很快招到合適的。
哪里有人才的集聚,哪里就有企業的集聚。很多企業在選址時,會對員工的居住地、通勤等因素,進行重點考量。很多精耕細作的產業園區,往往會和人力機構合作,為企業提供賦能服務,幫助企業解決人才招聘、人才落戶、子女入學、配偶工作安排等問題,助力園區招商留商。
04有資本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中,95%的融資來源于向金融機構借款,但至少80%的企業由于種種原因拿不到金融機構貸款。
對于那些不注重實干,只想玩市值、玩投機的企業而言,融不到資導致關門破產是一件好事。然而,對于那些注重實干,擁有專利,擁有發展前景的企業而言,融資就顯得至關重要。
當前,很多園區開始將“資本招商”作為招商的一種重要模式。
具體做法是:引入基金平臺或者聯合成立產業基金,以股權投資、擔保抵押、低息貸款等方式,吸引資金不足、有發展前景的企業入園,充分利用資本的杠桿作用,促進項目落地。
05有載體這里說的載體,是指產業園區環境載體和室內空間載體。產業園區獨有的低密、低容積率、低層建筑的特征,為企業提供了不同于高層寫字樓的環境載體。園區內一座座的企業獨棟,為企業帶來專屬獨立形象和空間載體??瑟毩⒐诿钠髽I獨棟,讓企業形象不彰自顯。工業風、學院風、藝術風等不同的建筑風格,契合不同企業的精神需求。
企業獨棟的室內空間載體也“因功能而宜”。純辦公功能的企業獨棟,室內空間和寫字樓的建造標準相差無異,但使用率要遠遠高于寫字樓。研發、中試以及生產功能的企業獨棟,層高大挑高、樓板高承重、充裕電力供應等都是必不可少。
園區載體滿足了企業全功能需求、全生命周期,并且租金或售價通常也遠低于寫字樓。到產業園去,降低運營成本,持久穩定發展,相信是很多企業的必然選擇。
06有配套
配套不一定是園區自身的,還包括周邊的。配套要基于企業員工的衣食住行,包括交通、吃喝、休閑、居住、子女教育等各種配套。
如今的企業選址,越來越注重配套了。園區距地鐵站或公交站有多遠?員工通勤班車何時開通?員工食堂是否開業?飯菜是否可口?園區內是否有人才公寓?園區周邊的住宅區有多遠?周邊有什么購物中心、學校和醫院?
07有服務
談到服務,很多產業園都會羅列出產業、資本、人才、政策等幾大運營服務平臺,并且似乎每家都差不多。但歸根結底,能夠將服務有效落地,才是真正的服務。目前,很多園區的服務意識相對薄弱,服務層次相對表面化。而運營服務落地的真諦是切實為企業辦事,在做好辦證辦照、聯絡政府、豐富園區生活等傳統服務的同時,做好融資、技術、智庫、政策等深層意義上的服務,才能招的來企業,留得住企業。
方寸控股園區招商發展的園區會舉辦企業講座、投融資路演、政策講堂、產業公開課、園區對接會等一系列活動,提供一站式管家服務體系,科學規劃運營服務平臺等諸多服務。讓企業了解行業前沿動態,給企業賦能,推動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