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服務業有三大組成部分,第一個就是影視、音樂、戲劇,大家不要小看這種投資,一部電影賣60個億,一個連續劇十幾個億很正常,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只要摸清楚人類想要什么,精神上需要什么,摸準一定賺很大。
《戰狼2》為什么賣60個億,中國人富起來很希望別人尊重自己,讓中國人有一點自我的感覺,滿足了這種感覺,票房價值很高,因為人們需要這些東西。未來這些東西大家一定注意到,影視、音樂、戲劇方向不要小看。
精神服務業第二個組成部分就是旅游休閑娛樂。去年我們旅游業貢獻很大,達到50億人次。人就是追求短缺,越沒有什么越追求什么,餓了想著飽,飽了想著餓,所以那些戶外活動基地,有車不開非要自己走就是戶外活動,就是追求短缺。
第三類精神服務業就是文化出版體育,人民富有之后這個需求增長很快的,比如文化,文化是一個民族概念,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概念,比如說中國書法的文化,中國書法的收藏就是文化。
收藏,中國很厲害,但是大部分開始不是因為投資,而是因為愛好,是一種精神享受,這些群體未來會成為人類社會重要的方向。所以精神服務業我們列為四大服務業之一。
總體來講服務業大致上包括這樣四大類,所謂的消費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生產服務業、精神服務業。服務業一旦起來,未來對于經濟增長每年貢獻36萬億以上,所以要大力發展服務業。
3)現代制造業
未來中國第三個支柱性產業就是現代制造業,現代制造業將上升為中國的支柱性產業。
什么叫做現代制造業?制造業分兩種,傳統制造業和現代制造業。凡是生產私人產品的都叫傳統制造業,吃穿用都是傳統制造業。凡是生產公共產品的就叫現代制造業。
現代制造業有五個重點:
飛機制造行業
按照國際分工來講中國不應該搞飛機,空客波音搞的很好,買就可以了,但中國不想接受這個理論。飛機會提升一個大國的綜合生產能力,飛機零部件有六百萬個以上,六百個萬零部件組合在一起絕對可以體現一個國家的綜合生產能力。
現在中國的商用飛機集團總部在上海,它實際上只干一件事情,就是設計和組裝,所有零部件都是分工協作采購完成的。這個蛋糕很大。波音背后有四萬家中小企業,有的就是生產小螺釘的,中國飛機制造會影響許多相關產業。差不多三年之后我估計我們可以完全進入商用飛行。
高鐵裝備制造
高鐵裝備引進的時候有16項核心技術沒有轉讓,中國只好自己干,用了15年的時間把16項核心技術全面突破,所以總書記說這是一張新名片。中國現在是世界上四大高鐵生產商之一,最近中國在好多競爭中間已經占領了優勢地位,人們逐漸對于中國制造的判斷發生變化。
而且高鐵裝備也是分工協作,傳統制造里的過剩產能只要調整一下生產方向,過去的生產制造進入現代制造業協作體系,有足夠的可能。所以高鐵裝備列為現代制造業的第二個重點。
核電裝備制造
中國未來重點發展核電了,實際上核電裝備的29%來自于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原來的路子走不通,選擇新路子生命力極強,核電裝備成為現代制造業的一個重點。
特高壓輸變電裝置
因為中國已經決定用特高壓技術改造中國電網,一旦特高壓技術改造中國電網,這就是電力傳輸的高速路,這個技術可以將電能送到五千公里以外,這個技術全世界只有中國現在開始試用。現在先用這個技術改造七條線路。
去年5月份“一帶一路”論壇的時候,習總書記的講話有一點變動,原來叫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后來加了兩通,一個叫做網通,一個叫電通,電通技術的產生導致了特高壓輸變電裝備制造成為一個問題,結果沒想到中國一搞,海外市場來了。墨西哥、歐盟都在和中國談,所以特高壓輸變電裝備成為了重要的一個現代制造業重點。
現代軍工制造
中國已經決定了不再搞獨立國防工業體系,就是軍民融合。總書記開了兩次軍民融合委員會,任何社會資本可以進入現代軍工市場。中國現代軍工有兩個重點,一個是現代船舶制造,中國搞遠洋海軍的支撐點就是船舶制造。上海、武漢、大連,造船工業一天24小時連班倒都無法應對需求,中國最少有五個航母編隊,現代船舶需求量巨大。
現代軍工另外的一個重點就是航天器制造,航天器就是衛星,所以現在軍工的重點就是航天器衛星制造。人類社會進入遠程制導階段,誰控制太空誰就控制了遠程制導時代,控制的唯一辦法就是衛星。所以北斗星搞起來,把衛星制造列為重點。
航天器生產也是分工協作,北京許多所謂高技術企業就是生產衛星配套的零件,衛星零部件的40%來自于民營企業,實際上都是分工協作的結果。
所以中國現代制造業有五個重點:飛機制造、高鐵裝備制造、核電裝備制造、特高壓輸變電裝備制造、現代軍工制造。
中國預計2025年到2030年左右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經濟主體,這個預計的前提是什么?中國結構調整完成。靠現有產業我們去年只有82萬億,只有三個支柱產業成長起來,才能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主體。
中國一旦完成這個結構調整,就真成為世界強國了,現在決策層最關注的是結構調整,反復強調高質量增長。原來兩個支柱性產業退下來,三個新的支柱產業上來,有的人叫做“退二進三”。
實體經濟按照十九大政治報告主要做兩件事情:一個就是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三去一降”;另一個是加大結構調整,讓中國實體經濟真正成為中國經濟脊梁。
全方位開放
想討論的第三個問題就是全方位開放。
全球化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750年到1950年,1750年到1950年人類社會第一次全球化,這個全球化的主導方向是歐洲列強,二戰結束標志著第一次殖民地全球化結束了。
美國是二戰的主要戰勝國,它啟動了人類社會第二次全球化,從1950年到現在,第二次全球化的主要方式是國際貿易。
我們中國實際上搭了國際貿易的便車,我們是后半場進來的,1978年改革開放,有很強的比較優勢,中國成了主要受益方。你們可以查一下資料,1997年我們GDP總量7萬多億人民幣,去年82萬億,翻了十幾倍;1997年我們的外匯儲備量1300多億,現在到了3萬多億;1997年人均月收入幾百塊錢,現在幾千塊錢;1997年基礎設施陳舊,高速公路沒有幾條,現在我們基礎設施引領世界。
中國實際上是這次全球化的主要利益收益方,美國主導方成了受損方了,基礎設施陳舊沒有錢修,藍領工資20年沒有加一分錢,美國率先反全球化,因為他們成了全球化的主要利益受損方了,特朗普上臺有必然性。
幾年前我去美國的時候跟他們的精英界交流發現了這個問題,美國開始反全球化了。他們認為,經濟全球化的特征就是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基本原則就是比較優勢原則,每個國家都搞生產經濟,然后交易,共同享受收益,但是中國進來之后搞全產業鏈,沒有辦法講比較優勢原則了。
中國從服裝鞋帽開始,之后搞家電,家電之后搞汽車,汽車之后搞IT,移動互聯網之后是高鐵,高鐵之后又要搞飛機,中國的全產業鏈,破壞了比較優勢原則,所以破壞了全球化。
特朗普上臺拿中國開刀,特朗普上臺第一件事是說,中國如果貿易上不讓步,為什么承認一個中國,而且宣布不給中國人拜年了。當然拿中國底線做交易最終沒有成,但是特朗普不會放過我們,中國主動應戰才可以,那就是我們實現了全方位開放,讓世界搭中國的便車。
中國可以搭的便車有兩條,一個是巨大的國內市場,13億人的市場非常巨大,準備給國外開放中國的市場, 2018年上海建立永久性進口貿易博覽會,廣州出口貿易博覽會,給世界開放中國市場,而且馬上將大幅度降低三種產品的進口關稅,資源類的、技術類的、民生類的,里面涉及到178種關稅將大幅度降低,以后買奢侈品很便宜的,陸虎以后估計20來萬,一旦放開就不值錢了。
這么多好東西進來一定推動中國消費的增長,而且中國模仿能力極強,很快能造出來中國式陸虎,推動中國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別人搭我們便車,我們繼續搭他的便車,這樣是公平的。
再一個就是開放服務業市場,比如金融服務業,外國資本可以控股我們的金融機構,控股比例可以達到51%,絕對控股,而且運行良好五年之后可以解除控股限制,想控股多少控股多少。所以做貿易生意的人注意,未來要琢磨進口怎么樣賺錢的問題。
另外一個能夠搭的便車就是我們巨大的過剩資本。“一帶一路”實際上是給中國過剩資本找出路,在幫助別人,實際上也是給中國找更大的一個運作空間,所以,讓別人搭我們的便車就是巨大的過剩資本“一帶一路”。
所以全方面開放就是這樣兩條,一個是開放中國的國內市場,一個是中國資本走出去,轉變成全方位開放。為應對世界對這種所謂全球化的反感,我們主動調整,“一帶一路”利用中國過剩資本對外投資,好像幫別人修路架橋,實際上給中國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
天津一個企業董事長告訴我說,他本來是在全國建電場,結果現在建不成了,特高壓輸變電技術的使用,很多電場炸掉了。結果“一帶一路”,發現土耳其一個地方建電場發出招標的信息,這個地方的外資,他們是第一家,結果中標成功,現在他們不僅僅搞電場,而且現在那個地方的所有工程項目幾乎都被他們拿下了。
“一帶一路”我們實際上已經獲得了很大成功,去年的7月份我去東歐五國調研,中國的“一帶一路”中小資本在東歐國家很活躍。現在 “一帶一路”的運作非常良好,“一帶一路”涉及三大洲兩大洋,非洲、亞洲、歐洲、太平洋、印度洋,前景非常好。
“一帶一路”這個提法在國外比中國還熱,借這個口號導入中國大量資本和工作。當然有一點要注意,中國人愛買不動產這個特點很明顯,老想買房子買地,這一條注意不要影響人家。斯里蘭卡現在很惱火,因為我們買地,把一座山買來了,去年三月份開始不準中國人在那里買地,害怕搞國中國,我們還是要尊重別人,投資發展就可以。
“一帶一路”剛剛才啟動,我們有兩個東西可以搭便車,一個是巨大的國內市場,一個是巨大的過剩資本,別人搭我們的便車,中國也進一步發展,贏得世界的尊重,也給自己創造了機會。我們的這個全方位開放剛一搞,就把七國集團分裂掉了,我們搞亞投行七國集團做過決議,一律不準參加,現在五個參加了,就剩下美國、日本沒有參加。
英國第一看上中國巨大的國內市場,想把陸虎搞進來,陸虎一旦搞進來就救了英國的汽車工業,第二看上中國巨大的過剩資本可以幫英國修基礎設施。加拿大總理也被中國的利益吸引,中國以全方位開放,帶來了非常大的空間。
全方位開放是十九大以后重要的一件事,而且中國有個理論很厲害——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13億人實現現代化光靠本土是不行的,未來真正的基本實現現代化,最少1億人口海外運作才可以,所以中國未來統計每年的財富不能用GDP的概念,要用GNP才可以,既包括國內生產總值也包括海外生產總值。
這次中國主動性很強,贏得了世界,所以十九大做了這一件事,成功全方位開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導致了世界輿論還有未來的發展轉向了我們。
十九大之后的中國經濟不是一天可以講完的,我們這次先講三個跟大家直接關系的,現代金融、實體經濟、全方面開放供各位參考。所講的內容你們不一定都能接受,引發思考就好,有思考就會有應對之策了。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