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上午,由山西省科學技術協會、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管委會、中共山西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山西省第四屆科技·人才·創新論壇”在太原召開。
本次論壇以“創新創業引領轉型,打造能源革命排頭兵”為主題,采用論壇主旨演講與沙龍對話兩種形式,邀請國內科技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及省有關科技管理、研發、應用等單位領導,圍繞能源革命及山西省資源型經濟轉型、創新創業平臺搭建等問題,探討公共政策實務與研究的新進展和新動向,加強科技工作者與政策制定者及公眾的溝通與交流,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我省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郝建新主持主旨演
在論壇上,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原主任、研究員李俊峰;國際信息研究學會中國分會人工智能專委會主任、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基礎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陳志成作了主旨演講;省委人才辦副主任張新偉、省發改委高新處副處長朱紅濤、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創新發展部負責人郭云貞、省中小企業局雙創服務處處長王年平、山西智杰軟件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韓志強、山西百得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憲朝等就人才政策支持雙創、深化轉型綜改、中小微企業雙創扶持、科技帶動發展等話題進行了溝通和交流。
參會者還包括科技政策制定者、專業政策研究人員、學術界代表、省科協智庫專家、省科協決策咨詢課題承擔人員、各市科協領導及決策咨詢工作人員、全國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站點工作人員、科技型企業家代表及其他機構的代表。
李俊峰:能源革命的本質符合可持續有發展的要求
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文明民主美麗的現代化強國。從聯合國的十七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到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都是在推動發展轉型。新時代發展轉型體現在三個方面:增長方式轉型、能源系統轉型、消費模式轉型。
隨著經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能源消費增長成必然。但是,技術進步使得能源供需關系變得比較寬松,并打破了行業壟斷。同時,互聯網思維迫使能源企業轉型,這對能源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我認為,思想家的理念、科學家的創新、藝術家的品味、企業家的執著以及政治家的決策成為發展轉型的五個驅動力。
世界能源轉型已成潮流,低碳趨勢不可逆轉,能源革命的本質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而能源企業改革的路徑,要從能源供應商向能源綜合服務商轉移、從壟斷經營向提供服務轉移。我國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履行《巴黎協定》,應對氣候變化,推動能源轉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對完善世界政治、經濟和環境秩序將做出新的貢獻。
陳志成:要實施人工智能創新教育
人工智能是趨勢,并已上升為世界主要發達國家戰略。今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11月,我國全面實施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項目。目前,人工智能正在改變著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在公共服務領域,有醫療機器人、餐廳機器人、安防機器人、救援機器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有家庭服務機器人。
目前,多地出臺政策,實施“機器換人”項目,實現高度自動化,“機聯網”工程就是“機器換人”主要形式。“機聯網”推進企業生產制造從單機控制向多機控制,從“一人負責一機”向“一人負責多機”,甚至“一人負責一個車間”“無人車間”方向發展,大幅減少生產一線。
我認為,“人才”是人工智能的根本影響因素。利用智能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方法改革;設立人工智能專業,推動人工智能領域一級學科建設;加強產學研合作,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等機構合作開展人工智能學科建設等都是培養人工智能“人才”的途徑。
張新偉:加大督查力度落實人才機制改革的相關規定
就目前來看,我省人才觀念的守舊、人才環境不佳的情況廣泛存在。在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方面,中央出臺了《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結合山西實際,我省也出臺了《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為的就是給用人主體放權,給人才“松綁”。在《實施意見》中,考慮到我省關于人才發展的突出問題,提出了有含金量的措施。此外,相關職能部門出臺了配套辦法,有40多個文件。我認為,從制度上解決人才發展中的問題,貫徹落實好《實施意見》的相關要求,對于山西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下一步,省委將加大督查力度,對于不按要求放權、或者放權不到位的部門、單位提出通報批評;將各地(市)出臺的文件匯總在一起,由專家進行評價。此外,省委組織部將加大重大人才案件的督辦力度,對于侵害人才正當權益等案件,省委組織部將掛牌督辦。
朱紅濤:我省平均每天登記1500余戶雙創企業
我省的雙創工作于2015年開始。隨著一系列政策的落地生根,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截至今年11月底,我省雙創市場主體達到207.1萬戶,今年新登記36.3萬戶,平均每天登記1500余戶。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增長,今年1到11月份,新興產業增加值為10.4%,超過規模以上工業3.6個百分點。
雙創示范基地步伐加快,目前,我省有一個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即示范區學府產業園區;12個省級雙創示范基地,各示范基地都在按照各地的工作方案在加快推進。雙創支撐平臺大幅增長,截至目前,省級以上的眾創空間159家,省級以上的企業科技孵化器是41家,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123個。
郭云貞:示范區要想方設法率先創新突破
山西作為資源型省份,轉型升級的任務很艱巨。我認為最主要的是要從理念上進行改變,這就要求從我們進行具體落實,從所做的工作一點一滴抓起。而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就是為了山西的轉型發展而成立的。
轉型發展需要好的項目、人才和理念。為此,示范區制定了26項政策,涵蓋了行政效能、產業升級、創新驅動、人才支撐、財政金融等各個方面,為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撐和法治保障。示范區將政策文件中涉及企業和人才的106條優惠政策劃分為普惠類、評審類和合同類等三大類,公開標準條件,設立專門政策兌現窗口,實行分類兌現落實,原則上,“國內別的開發區能做到的,示范區都要做到;別的開發區做不到的,根據實際需要,示范區想方設法率先創新突破。”
王年平:出臺政策促進中小微企業創業創新
中小企業是創業創新的主體。但是,中小企業缺少高端人才的現狀普遍存在,自身創新能力不足。為此,我省出臺促進中小微企業創業創新轉型發展的相關政策。對經省政府同意舉辦的省級創業沙龍、路演活動、創業創新大賽推薦選拔出的優秀項目和企業給予支持。此外,還包括對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等。
韓志強:我們公司是示范區政策的受益者
我們公司是示范區政策的受益者。在我看來,政府的思維和觀念都在改變,這對于我們企業來說是巨大的引擎,推動我們企業的發展。
結合企業發展實際,我認為企業不只需要政府給予政策、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我還希望,山西企業能干的事情,可以交給山西自己企業干。
王憲朝:山西現在創業創新正當時
科技的承載體是人才,人才和科技的結合才有產業。我認為山西經濟發展的大環境已經到來,創業創新正當時。在示范區,我們公司對照示范區出臺的政策,可以申領符合條件的獎勵措施。有了好的環境和政策,企業還要搞清楚,市場主體是企業,因此,企業不能忽略自己的主體責任,怨天尤人永遠不可能成功。
今后,希望山西的經濟發展以科技為驅動,把真正的人才留在山西,重視本土的人才、本土的科技,用優秀的產業、企業品牌吸引山西的人才發展,這樣才能實現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