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已臨近春節,但回鄉創業一年多的渠志燦博士比平日更忙。近半個月來,她每天都要往新公司跑好幾趟,緊盯工程進度。渠博士的目標是今年將自己在植物萃取和納米抗體方面兩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在山西實現成果轉化。
渠志燦是山西納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她的新公司位于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這是她回鄉創業后首次擁有專屬的科研成果轉化基地。2017年初,在一場雙創對接路演中,渠志燦三大生物醫藥項目一經展示便立刻被綜改示范區相中,并決定給予她最急需的公司建設用地支持。
渠志燦是山西眾多創新創業青年隊伍的代表。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山西要大力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水平,集結10萬創客大軍,同時還要打造創業生態,營造尊重創新,鼓勵探索,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同時,山西省政府設立100億元的戰略新興產業投資基金、4億元中小企業創投基金、1億元小微企業扶持基金。
渠志燦說:“我們在綜改區親身感受到了山西‘新速度’,雙創的氛圍使大家都活躍起來,從資金結構到政府機構,再到創業的各個環節和服務,對我們支持非常到位。”
2017年,山西省先后出臺進一步推進雙創深入發展,建設省級雙創示范基地,促進中小微企業創業創新轉型發展等政策。
如何讓雙創企業扎根山西綜改示范區,政策、資金、場地一個都不能少。一年多來,雙創基地發展扶持辦法、科技成果轉化制度等8項政策在綜改區陸續出臺,同時還有近12億元的產業引導基金、創業投資基金也在助力雙創。到目前,綜改區各類眾創空間有50多個,入駐的企業達到1000多家。
在清控太原創新基地眾創空間,山西鐵府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潔和他的團隊已經進入網絡模式。他們要用好這個春節,推出有山西特色的新品,關公系列的鐵壺產品,讓更多的人了解山西的鐵器,了解山西文化。
李潔創業兩年多,2017年他登上了山西第一檔創業競技真人秀節目《異想天開》的舞臺,并晉級前三名。獲得了山西科技基金總公司80萬元的投資,同時獲得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山西賽區的一等獎,也得到了10萬元的扶持資金,節目播出后,產品銷量看漲,品牌知名度大增。一年間,他的公司從一個人、一個工位變成了15個人的小團隊和50平方米的工作室。
目前,山西全省共創建小微企業雙創基地123個,入駐企業近5000家,帶動就業12.5萬人,初步搭建起了山西省科技成果轉化與知識產權交易平臺。在雙創浪潮的推動下,山西轉型發展生機勃勃,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產業化加快,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金融、移動醫療等新業態迅猛發展,O2O、移動支付、個性定制等新模式蓬勃涌現,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 王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