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青年互聯網運用狀況調查報告”發布
第97個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昨日廣州穗港澳青少年研究發布了廣州青年互聯網運用狀況調查報告。調查報告顯示,廣州青年上網變得更加普及,呈現出低齡化、娛樂化、移動化的趨勢。
據悉,該廣州青年調查樣本做到了覆蓋全市11個行政區域,采用區層面的配額抽樣和區內整群抽樣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總計發放4420份樣本,按照廣州“六普”數據中各區15~34歲青年人口占廣州市青年人口總量的比例進行配額,最終調查樣本總量4207份,其中學生樣本1463人,不同行業群體樣本2744份。
諾云據調查發現,網友通過社交媒體成為現實朋友的案例不勝枚舉,但在現實生活中,日常聯系的朋友個數則遠低于網友數量。
此外,網絡交往為青年人群帶來了互動的快樂,帶來了情感支持,帶來社會關系拓展,帶來了交往的新結構。其中,排名第一的社交媒體工具“微信”調查結果顯示,86%的廣州女性青年和77.4%的廣州男性是主要使用群體,城鎮戶籍青年使用率高于農村戶籍青年,學歷層次越高,微信使用率也越高。
在針對“網絡與現實社交比較”的調查中,結果顯示受訪的廣州青年平均微信好友數量為96人,而在現實聯系中,平均每個受訪廣州青年經常聯系的朋友不超過19人。
網絡用語濫用增多。合計高達65.5%的廣州青年認為自己會受到網絡語言影響,13.7%的受訪青年“經常”會使用到網絡語言進行溝通。例如人艱不拆、喜大普奔、不明覺厲等已融入現實社會生活,成為眾多青年的口頭禪。
進一步分析使用網絡語言與戶籍、學歷之間的關系,調查顯示城鎮戶籍青少年使用網絡語言“總是”、“經常”的程度勝于農村戶籍青少年;“小學及以下學歷”用戶偏好“總是”使用網絡語言程度顯著,高達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