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行業“槍手”情況嚴重,很多名氣不大的編劇只能被迫替資深編劇當槍手。
“我們會請 IP 的貼吧吧主和無數的同人小說作者寫故事,也跟殺人游戲一樣不斷淘汰,最后那個寫得最好的,我們給重金獎勵,然后給他保留編劇甚至是故事原創的片頭署名。然后我們再找一些專業編劇一起創作?!?/p>
不論是斷章取義,還是全面解讀,阿里影業副總裁徐遠翔的這一番言論無疑引發了業界對于“IP”和“編劇”孰輕孰重的探討。 隨著互聯網在影視行業的滲入,似乎影視產業鏈上的每個環節都有被顛覆的可能性。在線選座購票改變了傳統影院售票的方式,大數據在影片投資、精準營銷方面又貢獻不少,而在最上游的內容創作方面,互聯網的力量當然也不會缺席。
過去,電影創作很大程度上依賴編劇,即便是改編自文學作品的影片也大多由專業編劇拆解故事,重新塑造劇本。而現在,不管是《小時代》系列還是《鬼吹燈》系列,強大的IP成為了票房的保證。徐遠翔的措辭或許不夠圓滑,但國內編劇的確在近段時間被IP搶走風頭。此種現象,是互聯網打通全產業鏈的結果,亦是影視行業的逐步規范化、程序化。
互聯網影業直通最上游
IP,知識產權的簡稱。近年來這個詞被無數次地提及,特別是很多網絡小說,例如《步步驚心》、《后宮甄嬛傳》、《盜墓筆記》等等都是擁有很多忠實讀者的IP。從前,影業公司和這些網絡小說完全是兩個行業,很難有進一步的親密合作。但互聯網連接了它們。互聯網影業依托背后的互聯網公司,打通電影生產環節的內容創作方和內容制作方,讓IP改編成為可能。
例如騰訊影業和騰訊游戲、騰訊動漫、閱文集團組成騰訊互娛的泛娛樂業務。而閱文集團擁有“大神級”作家近500人,作品總數近1000萬部,覆蓋了整個網絡文學,而起點中文網、瀟湘書院、紅袖添香等還在繼續生產新的網絡文學作品。愛奇藝也在今年九月宣布成立文學版權庫。
而阿里影業亦是從培養IP的角度切入。已在全世界買IP的阿里影業,也打算自己造IP。
阿里巴巴收購優酷土豆后,優土將成為阿里影業的好伙伴。當有優質IP苗頭的素材被發現時,即可通過優酷土豆的網絡劇平臺進行打造、孵化。孵化成熟之后再通過阿里影業進行進一步開發。
而手握IP本身的作家也有了更多的選擇。郭敬明與樂視影業攜手把《小時代》搬上銀幕,而這系列的電影總票房也超過10億元,成為中國電影史票房最高的系列電影。作家郭敬明也成為了樂視影業的股東之一。
編劇行業本身的弊病
除了IP本身超強的吸金能力弱化了編劇的作用之外,編劇行業本身也存在著種種弊病。 現今的編劇行業魚龍混雜,而大多數編劇的創作模式是“委約制”,也就是編劇接受制片方委托按照特定要求進行寫作。
編劇生存狀態也令人擔憂。據騰訊娛樂此前的報道,編劇行業中“槍手”情況嚴重,很多名氣不大的編劇只能被迫替資深編劇當槍手,收入也沒有保障。這讓編劇們沒有一個好的市場環境真正地安心創作。
互聯網其實并沒有顛覆編劇,而是給編劇們,特別是年輕編劇們提供了另一條道路。制片方與編劇更直接的接觸,讓編劇們正面PK,減少中間轉包環節……這些不光是互聯網影業公司提高效率優勝劣汰的辦法,也是編劇們優化市場競爭環境的機會。
而事實上,互聯網公司也十分清楚編劇的重要性,并且將編劇放在整個電影工業的鏈條中去思考其真正的價值。
“經過長期孵化的舞臺劇也好,一個動漫也好,先抽出來,這個前端是屬于純IP,后端需要加工成好的劇本,編劇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編劇也很清楚,不要認為還要像以前一樣,一個項目給我,我把前端后端都做了,現在這個產業鏈是有分工的,前端是IP,后端是編劇,這是我的理解?!?/p>
其實正如徐遠翔在論壇中說的,IP和編劇并不是敵對的關系,而是相互輔助的。IP作為吸引觀眾的優質內容,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而編劇則是從專業的角度去打造IP,讓IP更適合于電影,適合于大眾消費。
來源:騰訊科技 作者:劉亞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