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出現首家專業租車網站以來,中國在線出行服務行業經歷了“線下重資產+線上服務”向“互聯網+共享經濟/輕資產重服務”的轉變,同時也實現了PC端向移動端使用場景的轉變。2012年起移動端車服務模式大量涌現,主流的服務模式包括租車、拼車、代駕、出租車、專車(快車)與定制巴士等。
2015年中國移動端出行服務行業用戶乘客數量接近4億人
截止到2015年年底,中國移動端出行服務用戶乘客數量總計接近4億人,數據顯示用戶出行需求具有多樣性,85.9%的用戶會選擇使用兩種以上的出行服務。
在所有移動端出行服務中,出租車約車、專車(快車)與拼車在出行服務中用戶覆蓋量最高,其中出租車約車注冊用戶達到2.5億,專車(快車)注冊用戶達到1.9億,拼車注冊用戶達到1.6億。
2015年中國移動端出行服務行業用戶中注冊司機數量總計1871.4萬人
截止到2015年年底,中國移動端出行服務用戶中注冊司機數量總計為1871.4萬人。
在所有移動端出行服務中,順風車/拼車注冊司機數量最多,達到900.0萬,專車(快車)注冊司機達到555.5萬人,代駕注冊司機達到259.9萬人,顯示出移動端出行服務對于閑置車輛資源的使用與分享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5年中國移動端出行服務市場集中度高,滴滴快的用戶月度覆蓋領先
中國移動端出行服務——專車(快車)服務滿足更多短途出行服務需求, 50.5%的用戶因臨時需求而使用專車
專車軟件的使用場景更多滿足用戶的臨時出行、短途出行需求。相比其他用車服務,50.5%的用戶因為臨時出行而選擇專車(快車),同一比例高于拼車和租車。艾瑞分析認為,專車(快車)降低乘客端用戶出行成本,提高乘客端用戶出行舒適度,提升乘客端用戶出行效率;增加司機端用戶收入,提高車輛利用率,并降低了司機端用戶的空駛率。越來越多的乘客端用戶放棄私家車出行轉而乘坐專車(快車)。
中國移動端出行服務——拼車服務存在剛需而且政策風險弱,線上化移動化發展迅速,55.7%的用戶因上下班通勤使用拼車軟件
用戶上下班通勤使用拼車軟件的用戶占比55.7%,用于臨時出行的用戶占比43.4%,同比少于專車(快車)用戶。艾瑞分析認為,用戶在上下班通勤時間能夠和一位順路的司機拼車,不僅方便出行,還提高出行舒適度并降低用戶出行成本,于司機而言,則是降低了車上空座率。
中國移動端出行服務——租車服務優勢明顯,用戶租車第一需求為和家人度假在目的地租車
限購又限號、打車難、養車貴……有用車需求的群體部分轉向租車方式,隨著國民人均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愿意租車也租得起車。租車市場的規模會越來越大。租車軟件的用戶需求按照用車目的可分為旅游租車、商務租車和日常租車;按照租車地點可分為異地租車和當地租車。45.4%的用戶在度假目的地租車,41.9%的用戶異地出差時租車,41.4%的用戶在度假出發地租車。
來源:艾瑞咨詢 作者:撰寫人(王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