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市工信局消息,圍繞技術創新生態構建,我市創新平臺體系建設亮點紛呈、成效明顯。
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全省領先。目前,全市共有企業技術中心205戶,其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6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07戶,分別占到全省總數的55.2%和33.9%,均居全省首位。2019年新認定的3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都來自我市。
制造業創新中心數量位居全省首位。全市(包含綜改區)已建成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試點(培育)8戶,占到全省總數的66.7%,其中4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試點全部位于太原,為搶占行業發展制高點、打通技術研發與成果產業化搭建起重要行業研發平臺。
智能制造試點領跑全省。2019年,省級智能制造示范企業達到6戶,占全省38%。中電二所、太鋼不銹、智奇鐵路、科達自控4戶企業入選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占全省67%。
新型研發機構數量全省居首。已創建新型研發機構13戶,確認新型研發機構培育單位69戶,分別占到全省總數的68.7%和67.6%,數量居全省首位,成為構建以產業為核心的創新生態的新抓手。
突出關鍵技術和“卡脖子”技術攻關,取得一批創新成果。山西電機制造節能電機技術獲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中電二所“微電子共燒陶瓷器件數字化車間系統集成”獲中國電科科技進步一等獎。去年全市開展重點技術創新項目100多項,33項列為山西省企業技術創新重點項目,提升了太原工業的核心競爭力。中電二所“集成電路封裝關鍵設備遠程運維與實驗驗證”、太重軌道“高速列車關鍵零部件智能工廠”入選“工信部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
企業技術中心快速突破,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各類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了成果轉化。產學研活動的深入開展,為人才培養提供了廣闊天地,人才儲備又推動了產學研深度融合,構成了技術創新生態的良性循環。各類產學研創新項目,培養了一大批創新人才。如太鋼技術中心李國平入選國家“萬人計劃”,太重技術中心肖利民、焦煤技術中心楊彥群等入選第六批山西省新興產業領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