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康養是近年逐漸興起的林業產業新業態。廣東省2018年正式啟動培育廣東省森林康養基地工作,印發了《廣東省森林康養基地建設指引》,先后認定5批共66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并復核認定授牌2批共22個廣東省森林康養基地。
記者走訪發現,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森林康養基地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廣東居民前來“打卡”,深度體驗森林浴、森林健身、森林養療帶來的身心愉悅。森林康養正逐漸發展成為林下經濟的朝陽產業,并促進鄉村產業發展,帶動林農增收。針對發展中遇到的新情況,廣東省亦正著力構建具有嶺南特色的森林康養產業體系,讓森林康養更惠民。省林業局表示,力爭到2025年年底,全省國家級、省級森林康養基地達到100個,森林康養的功能更加豐富、設施更加完善,體驗更加美好。
廣東先行先試,建設森林康養基地
森林康養是以森林生態環境為基礎,以促進大眾健康為目的,利用森林生態資源、景觀資源、食藥資源和文化資源并與醫學、養生學有機融合,開展保健養生、康復療養、健康養老的服務活動。
2019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布了《關于促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意見》(林改發〔2019〕20 號),明確了我國建設康養基地,向社會提供多層次、多種類、高質量森林康養服務的目標。
從2018年開始,廣東省依托省域范圍內國有林場、林業合作社、森林旅游企業等主體進行森林康養基地建設,并組織開展森林康養基地申報認定工作,先后認定了5批共66個省級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
2019年,廣東省向國家四部委推薦了廣寧縣、連山縣、平遠縣、河源市野趣溝旅游區有限公司、惠東縣大川投資有限公司等5個單位申報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并獲批。
廣州市石門國家森林公園,到森林吸氧洗肺蔚然成風
在第一批廣東省森林康養基地名單中,廣州市石門國家森林公園森林康養基地以“序號1”入圍,這是如何獲得的?日前,記者來到石門國家森林公園,工作人員李健把記者帶到了一片面積達1.6萬畝原始次森林旁,藍天、白云、青山、綠水渾然一體,美輪美奐,讓人心情舒暢。
入口處,“國際森林浴場”的牌匾引人注目。李健告訴記者,廣州市石門國家森林公園是原林業部1995年批準的第一家國際森林浴場。原始次森林旁中,一條木棧道蜿蜒而去,其中有一塊“品氧石”讓人腦洞大開,原來這里的負氧離子是整個森林浴場中含量最高的,全年穩定在2萬個/立方厘米。這里的空氣格外清新異于別處,兩旁的樹木上布滿氧斑。“越靠近大石,越覺得神清氣爽。喝過酒的人到這里吸氧,越走越清醒。” 李健補充說。
2020年以來,明顯一個感覺是大灣區居民到石門國家森林公園森林康養基地“吸氧洗肺”的人多了。李健告訴記者,游人往往全家人出動,呼朋喚友,自帶口糧,到森林里吸氧洗肺。數據顯示,疫情以來該公園游客人數不但沒降低,反而穩中略升,去年約在40萬人次。
廣東到森林吸氧蔚然成風,帶動了周邊鄉村的振興。唐仔農莊在石門國家森林公園附近,其負責人介紹,2022年底以來,前來就餐的游人明顯增加,往往40張桌不夠用,當地產的蔬菜、豆腐、走地雞等最受都市人喜愛,帶動村民增收。隨著游人數量增多,村里的基礎設施逐漸改善,桃蓮村將原本僅容一輛車通過的舊橋擴寬成兩車道。村民紛紛將自家的宅基地改造成民宿,方便外來游客打卡,鄉村的面貌為之一新。
韶關南雄帽子峰森林康養基地,康養群體壯大帶動入園人數增長率曾超15%
位于粵北韶關南雄市的帽子峰旅游景區森林康養基地有超百畝銀杏林,每年深秋時節都會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拍照打卡。這里空氣潔凈,被稱為“千金難買健康池”,2016年被《森林與人類》雜志評為“中國森林氧吧”。